一、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河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项目级别:省级
课程名称:光学物理
授课对象:2021、2022年级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教学章节:第五章传播现象(特种光纤)
使用教材:光学物理,科学出版社
二、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课程面向的博士研究生属国家高层次人才,其中一部分学生为在职高校教师,另外一部分也将走向高校的教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岗位。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设定燕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明确是非观、认清国际局势,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感,工匠精神和燕大精神,坚毅不拔的品格,辩证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和博士研究生的特性,挖掘和筛选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合理设计,形成10个课程思政案例。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及时了解光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及国际前沿动态。课程的考察是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一次课程相关前沿讲座,并提交一份学术论文,任课教师在学生讲座过程中进行点评及问答互动,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因此,通过上课互动、学生报告和课后的问卷调查等环节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2.思政内容与知识点的匹配
结合本次课程内容,介绍本学科著名的光纤领域专家于荣金教授和侯蓝田教授带领本专业师生在国内开创性的研制塑料光纤、红外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的历程。
3.教学方法、载体途径与评价
1)幻灯片讲解为主,介绍传输介质——塑料光纤、红外传能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的导光机制、优势特点、相关应用需求背景,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2)课程中提问回答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学科在特种光纤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现状;
3)通过课后问卷调查评价思政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特种光纤的种类和导光机理;
2)掌握特种光纤的典型优势和相关应用。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实现思政内容与课程知识点自然有机结合,力争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做到隐形思政教育;
2)通过引出本学科光学领域科研特色优势,以本校国内知名专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出燕大精神;
3)增强课程的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特种光纤的发展趋势
难点:光子晶体光纤的导光机理
五、教学过程
课前提出“国内第一根光子晶体光纤是哪个研究机构研制的?”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检索给出答案。课堂中,以幻灯片讲解为主,介绍本校本学科光纤领域的全国著名专家于荣金和侯蓝田教授为我国的特种光纤事业不断耕耘,以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全系师生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光纤、红外传能光纤及光子晶体光纤的不断进行科研攻关,研制出我国第一根光子晶体光纤的感人事迹,引起学生作为燕大人的自豪感,从而引入燕大精神和工匠精神,也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自身不畏困难、踏实勤奋、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