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首页 部门简介 学科建设 学位管理 研究生培养 在职研究生 文件汇编 教育研究 办事指南 教育改革 课程思政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思政>>经验交流>>正文
《传质过程及设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案例1
2022-11-05 15:23     (点击次数:)

一、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传质过程及设备

项目级别:校级

课程名称:传质过程及设备

授课对象:2021年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教学章节:指明传质过程的极限

使用教材:传质过程及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根据“指明传质过程的极限”章节中“极限”这个教学主题及让学生掌握“传质极限”的教学目标,确定了在本章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极限状态”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设计出了“概念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解决对个人某方面的“极限”未能深入挖掘的问题。结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传质过程的极限---任何变化都有极限状态,如速度,温度,压力,人的潜力也不例外,要知道自己的极限点,在极限点内奋斗,拼搏,如我个人的奋斗历程。整个授课过程采用“概念类比”的教学方法,以“个人奋斗经历”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根据学生在课上的整体表现,评判此次课程思政的授课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掌握常用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在外界条件变化时的变化规律。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找到适合自身的奋斗点和与之对应的奋斗极限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溶解度在外界条件变化时的变化规律。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认真梳理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同时设计出合适的课程思政切入点、准备好与知识点对应的课程思政内容。

课上讲授:当知识点讲授至课前设计的课程思政切入点时,切入课程思政授课环节,并在此环节讲解课程思政内容。

课后总结:根据学生在课上的整体表现,评判此次课程思政的授课效果。效果较好就基本保持当前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效果不好就修正当前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

关闭窗口